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,我校以“创先争优促发展,服务海西献青春”为主题,贴近社会实际需求,发挥学校优势,坚持“四个结合”,共有253支社会实践服务队,3000多名大学生在170多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各地,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。
一是与专业特色相结合。今年继续实施 “四个一百农村医疗卫生行动”计划,即组建百支社会实践队,深入百个基层实践地,开展百场医疗卫生知识讲座,培训百名乡村卫生员。共计开展医疗义诊200多场,义诊30000多人次,举办医疗卫生知识讲座130场,免费赠送药品、书籍、学习用具等价值80000多元,组建了24支灾区医疗卫生防疫服务队,服务近100个村镇。广大学生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为灾区的灾后重建作贡献,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办实事,也进一步巩固了专业知识,提升了专业技能。
二是与课题研究相结合。学校鼓励学生带课题参与社会实践。实践队员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,或者结合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等有关课题,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。学校共确定了50多个课题,共发放调查问卷近10000份,并指导学生认真撰写调查报告,避免实践活动“走过场”。
三是与全员育人相结合。广泛发动学校医疗专家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、专业教师、党政干部、民主党派人士担任学生社会实践队的指导老师,参与到学生实践队的项目申报、实践方案设计、实践活动安排等,把学生社会实践打造成教师医护员工参与育人工作的平台。今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,有240多名教职医护员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,170多位教师随队参与实践,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。
四是与就业教育相结合。学校社会实践与医疗、卫生就业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合作开展活动,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就业形势,明确努力方向,合理求职定位。组织学生深入基层、了解基层、服务基层,走访服务基层的校友,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进与基层人民群众的感情,增强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,新华网、《福建日报》、《福建新闻频道》、《中国共青团网站》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近20次,县市级媒体报道了100多次。(校团委 庄文城)